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宇宙星球 #126

126.从宇宙中所看

126.从宇宙中所看到的众多星座,谁都能自己证实多元世界的存在。在学术界,众所周知,每颗恒星都像一轮在自己本位的太阳,因为它像我们世界的太阳在其本位那样保持固定不变;它的距离使它看上去很小,就像一颗星星。由此可知,和我们世界的太阳一样,它也有围绕它的行星,也就是星球。我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到这些行星,是因为它们距离太过遥远,还因为它们只有自己恒星的光,这光无法再反射到我们这里。具有众多星座、如此浩瀚的星空还能服务于其它什么目的呢?宇宙创造的目的就是人,以便一个天使天堂能从人而来。在无限创造者的眼里,来自一个星球的人类,以及天使所组成的天堂何等微不足道,因为对祂来说,成千上万个星球都不够。

可以计算一下,假如宇宙中有一百万个星球,每个星球上有三亿人,在六千年内生育两百代人,并且每个人或灵人占三立方米的空间,那么人或灵人全都加起来,其总数连这个星球的千分之一的空间都填不满,恐怕不会超过环绕木星或土星的一个卫星的空间;而卫星的空间在宇宙当中几乎辩认不出来,因为肉眼几乎看不见这些卫星。这对宇宙的创造者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?即便他们充满整个宇宙,祂也不会满足,因为祂是无限的。

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,他们说,他们也认为与创造者的无限相比,人类实在太稀少了;不过,他们不是出于空间,而是出于状态来思考的。按照他们的观念,无论能想象出多少星球,对主来说,仍如同没有。不过,我在下文将凭直接经历描述星空中的诸星球。由此也明显可知我的灵如何能到这些地方旅行,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处。

属天的奥秘 #2261

2261.“我若在所

2261.“我若在所多玛城中间找到五十个义人”表示如果真理充满良善。这从“五十”和“那城中间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五十”是指满或全;“那城中间”是指在真理里面或核心处的,或真理所包含的,如前所述(2252节,那里有同样的词语)。可以想象,如果真理充满良善,人必然得救。不过,要知道,人所知道的真理极其稀少,即便有,它们也没有生命,除非它们里面有良善;如果它们里面有良善,他就会得救,但仅仅靠怜悯得救。因为如前所述,人所知道的真理极其稀少,而包含在它们里面的良善从真理和那人的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性质。
就本身而言,真理并不赋予生命;赋予生命的,是良善。真理只是生命,也就是良善的接受者。因此,没有人能说,他能通过真理得救,或如通常所断言的那样,唯信得救,除非构成信的真理包含良善。必须存在于真理里面的良善必是仁之良善;这解释了为何信仰本身在内义上只是仁爱,如前所示(2231节)。至于人们说,对真理的承认就是得救之信,要知道,那些过着违背仁爱生活的人绝无可能承认真理;相反,他们形成了一种自我说服,爱自己或爱世界的生命就粘附在这种自我说服上;因此,他们所谈论的承认并没有信之生命,也就是仁之生命在里面。最坏的人出于爱自己或爱世界,也就是说,为了在所谓的聪明智慧上胜过别人,因而为了获得地位、名声和财富,也能学习、掌握信之真理,并以多种方式确认它们;但对他们来说,这些真理仍是死的。
真理的生命,因而信之生命唯独来自主,主是生命本身。主的生命是怜悯,怜悯是由对全人类的爱产生的。有些人声称自己信奉信之真理,但与自己相比却蔑视他人;每当他们爱自己、爱世界的生命被触动时,他们就对邻舍心怀仇恨,并以邻舍丧失财富、地位、名声和生命为快乐。做这种事的人永远不能享有主的生命。但信之真理是这种情况:人通过它们重生,因为它们才是接受良善的最纯正的器皿。因此,真理如何,这些真理里面的良善就如何,它们的结合和由此而来的在来世被完善的能力就如何,人死后的祝福和幸福的状态就如何;或说真理越准确,它所包含的良善就越纯粹,它们的结合和由此而来的在来世发展的能力就越完美,我们死后的状态就越蒙福和幸福。

属天的奥秘 #9429

9429.“耶和华的

9429.“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”表主在天堂的圣言的内层事物。这从“耶和华的荣耀”和“西乃山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耶和华的荣耀”当论及圣言时,是指它的内在意义,因而是指圣言的内层事物(参看创世记18序言, 5922节);“西乃山”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,因而是指天堂,如前所述(9420, 9427节)。圣言的内层事物之所以被称为“荣耀”,是因为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天堂里的光,这光能使那里的天使用眼睛观看,同时赋予他们聪明、智慧(1531, 1619-1632, 2776, 3138, 3167, 3190, 3195, 3339, 3341, 3636, 3643, 3862, 3993, 4302, 4415, 4527, 5400, 6313, 6608, 6905, 6907, 8644, 8707, 8861节)。这神性之光是天上一切荣耀的源头,它的亮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。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圣言的内在意义由“荣耀或荣光”来表示;因为圣言的内在意义就是天上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,因而是作为那里一切荣耀或荣光之源头的光。
  这就是圣言的许多经文中“荣耀或荣光”的意思,如经上说“见人子有荣耀,驾着云”(马太福音24:30;路加福音 21:27);主受害之后“进入祂的荣耀”(路加福音24:26);“当人子在祂荣耀里降临的时候,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”(马太福音25:31),“坐在荣耀的宝座上”表示根据来自祂自己的神性真理进行审判;还有“摩西、以利亚在荣光里显现”(路加福音9:30, 31),“摩西、以利亚”在此是指圣言(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,2762, 5247, 9372节)。在约翰福音中,“主的荣耀”也所表相同:
  如今人子得了荣耀,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。如果神在祂身上得了荣耀,神也在自己身上荣耀祂,并且立刻荣耀祂。(约翰福音13:31-32)
  “在神身上得了荣耀”表示变成神性真理所源于的神性良善。类似的话出现在约翰福音(12:28)。
  在下列经文中,“荣耀或荣光”也表示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发自主的神性真理:
  在旷野有人声呼喊着,预备耶和华的路。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,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。(以赛亚书40:3, 5)
  这些话论述了主的降临;其中,“必然显现的耶和华的荣耀”是指神性真理。主就是这真理,因为这真理来自祂,这一点明显可见于约翰福音:
  太初有圣言,圣言与神同在,神就是圣言。生命在祂里头,这生命就是人的光。祂是真光。圣言成了肉身,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,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。(约翰福音1:1, 4, 9, 14)
  此处“圣言”(中文版本均译为道)是指神性真理;“光”也是;由此明显可知“见过祂的荣光”表示什么。除了当主变形像的时候外,主并未以其它任何荣光出现在世上,这是众所周知的。
  在约翰福音的其它地方,“荣耀”具有同样的含义:
  以赛亚说这些话,是因为看见了祂的荣耀,就指着祂说的。但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。我到世上来,乃是光,叫凡信我的,不住在黑暗里。(约翰福音12:41, 43, 46)
  此处“主的荣耀”和“神的荣耀”也表示神性真理,而“人的荣耀”表示虚假。以赛亚书:
  发光!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!耶和华的荣耀已升起来照耀你。耶和华要升起照耀你,祂的荣光要显在你身上。黎巴嫩的荣耀,必来到你这里,使我圣所之地荣美。你的日头不再下落,你的月亮也不退缩;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。(以赛亚书60章)
  这明显论述了主的降临,祂的国度,天堂和教会。这一整章描述了从祂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,这神性真理被称为“光”、“荣耀”和“荣光”。
  同一先知书:
  他们从日落之处必敬畏耶和华的名;从日出之地,也必敬畏祂的荣耀。必有一位救赎主来到锡安。(以赛亚书59:19, 20)
  此处也论述主;“耶和华的名”表示敬拜所来自的一切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(2724, 3006, 6674, 9310节)。又:
  我凭公义召你,必使你作人民的约,作列族之光。我是耶和华,这是我的名。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别人。(以赛亚书42:6, 8)
  这也在论述主,其中“列族之光”表示来自祂的神性真理;“不将祂的荣耀归给别人”表示这神性真理不是从其他人,乃是从主发出的,主与耶和华为一。又:
  我为我自己的缘故,我自己的缘故必行这事;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别人。(以赛亚书48:11)
  在以赛亚书的别处,“荣耀”具有同样的含义:
  你们的光就必突然发出如破晓;你们的公义必在你们前面行;耶和华的荣光必将你们招聚起来。(以赛亚书58:8)
  同一先知书:
  他必来聚集万族万舌,使他们来看我的荣耀。(以赛亚书66:18)
  又:
  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、在耶路撒冷掌权,在敬畏祂的众长老面前必有荣耀。(以赛亚书24:23)
  民数记:
  耶和华说,我是活着的那一位;全地要被耶和华的荣耀充满。(民数记14:20, 21)
  这些经文论述的是主,“荣耀或荣光”表示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。
  又:
  我见主坐在高而被举起的宝座上。祂上面有撒拉弗侍立。彼此呼喊,圣哉!圣哉!圣哉!万军之耶和华;祂的荣光充满全地!(以赛亚书6:1-3)
  诗篇:
 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。(诗篇19:1)
  又:
  列族要敬畏耶和华的名;地上诸王都敬畏你的荣耀。因为耶和华建造了锡安,在祂荣耀里显现。(诗篇102:15, 16)
  启示录:
  有神的荣耀光照圣耶路撒冷,又有羔羊为城的灯。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;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、尊贵归与那城。(启示录21:23-24)
  “圣耶路撒冷”表示新教会;“神的荣耀”表示其中来自主的神性真理;“他们要在其中行走的光”所表相同;带来荣耀的“地上的君王”表示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(2015, 2069, 4581, 4966, 5044, 6148节)。由此可见停留在西乃山上的“耶和华的荣耀”表示什么(也可参看8427节)。
  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